曲靖师院报:深情追忆外公杨善洲

  • 2011.05.11
  • 作者:蒋顺阳


  • 来源:党委宣传部 曲靖师院报
  • 点击次数:

深情追忆外公杨善洲

 

蒋顺阳

 

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之际,作为杨善洲的外孙,我寻思着要为外公写点什么、学点什么。外公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外公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现在将它一一打开,展示在我面前的就是一幅幅外公用毕生的信仰和行动绘就的感人画卷。

 

外公杨善洲是一个政治信仰坚定的人

 

外公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微笑着的,总是那么的慈祥。

或许是因为祖孙之间有着特殊感情的缘故,他一直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及成长。记忆中,他对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才能为人民服务!”由于还小,不知道他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如果我好好学习,就会得到外公的奖励。1994年,我在升学考试中,名列班级第二名。我迫不及待地想让外公知道我的成绩。因为外公来看我们时,说过:“阿虎(我的小名,外公总是这样喊我),如果你能考到全班前三名,我就给你买一辆自行车。”后来,外公果然在百忙之中亲自给我送来了一辆价值400多元的自行车。2006年,外公再次宣布:“阿虎,你们几个谁要是能考上大学,我就奖励他(她)10000元钱!因为考上大学,你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拥有更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2007年,我考上了曲靖师范学院的法学专业,外公知道后,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就亲自送来了10000元钱给我作为奖励。外公给我钱的时候,再次说:“到大学后,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要抽时间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知识。因为那样你可以学会除了知识以外更多的东西,拥有了那些东西你才能更自觉地为人民服务!”我不想让外公失望,就答应了他。2010年中秋节那天,外公在病床上问我:“阿虎,我考考你,你知道我们这代人最好的什么?”我回答:“精神。”外公说:“还不够准确。应该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仰。这正是你们所缺少的,所以你必须找到自己的信仰,让信仰来伴随你的一生,并且为你的信仰奋斗一辈子。”

 

外公杨善洲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

 

外公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家伙”。在我的记忆里,他除了用他的关爱来尽力照顾我们家人之外,就从来没有运用他手中的权力来为我们“造福”过!

我的妈妈和对我讲,她从来没有坐过外公的“专车”,因为那是公车。妈妈说,1984年,她到施甸办事。当时由于客车很少,所以票很难买到。妈妈在艰难的买票过程中,当时的施甸县委书记杨嘉宾告诉妈妈:“你爸爸从保山来施甸办事,一会儿就回姚关,你何不去搭顺风车呢?还用在这里买票。”妈妈一想,对呀,反正只是搭顺风车,又不是公车私用。当妈妈找到了外公说明来意,外公却说:“不行,这是公车私用。来,我给你钱去买票。”妈妈很伤心,只是搭顺风车也算公车私用?还说给钱买票?最终,妈妈只有自己排队买票,坐客车回到姚关。妈妈告诉我,她不是因为怕买票麻烦,也不是没钱买票,而是因为很久没有见到外公,想他了,想借搭顺风车的机会和外公多聊聊。妈妈讲完之后,我非常惊讶,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感觉那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然而,当我转学到曙光中学读书的时候,我才切身体会到那不是“传说”,那是事实。2004年父母让我转到曙光中学读书。爸妈从姚关送我到保山,先是到了小姨家。才进小姨家门,我就看到了外公。我问他怎么会在小姨家,他说是专程来送我的,他希望我好好学习,我当时很感动!我暗自高兴,因为进小姨家时,我看见了外公的“专车”。我想我妈不能坐的车,我能坐了,看来外公更疼我!吃过早饭,我们起程了,我直奔“专车”而去,可是,外公并没有要上车的意思,而且司机董爷爷也不在。结果我们是坐小姨爹借来的微型车去曙光中学的。

 

外公杨善洲是一个视时间比生命更重要的人

 

外公是一个“老糊涂”的“急性子”。我的记忆里外公从来不舍得浪费时间。

有一次,我和爸妈在姚关街上遇到外公,见他在不停地咳嗽。妈妈问他:“爸爸,你感冒了有没有去打针?”他说:“打了小针。”妈妈说:“咳得这么厉害,怎么不打吊针?”他却说:“怎么等得了,林场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处理呢!”在与外公交谈不到三分钟之后,他就直奔林场去了。爸妈只能很无奈地说:“阿虎,你外公是火柴头性格——一点就着。”我也在想外公已经是老年人了,怎么还那么拼命?难道自己的身体就不重要吗?是不是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他办林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一次我又错了。20094月,外公将自己全身心倾注了20多年心血的林场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政府经营管理。当时,我真的想不通,连输液时间都舍不得浪费的外公,居然不是为了自己,而做出将林场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政府经营管理。外公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

 

外公杨善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01010,外公离开了我们。1012,我捧着外公的遗像,坐上了送外公回家的第一辆车。城里街道两边有很多单位组织和自发组织的人群来送外公。当车队下了高速公路,我同样看到外公家乡也有很多来自单位组织和自发组织的人们来接外公回家。当我们的车经过来接外公的群众时,有一位40多岁的农村妇女朝着外公的遗像伸出大拇指并喊出 “好人呀,大好人呀!”的时候,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这泪水除了因为外公离我们而去的悲痛之外,更多的是为外公受到群众的爱戴而感到欣慰。

外公走了,他既给我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和“压力”。作为他的外孙,我知道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各方面都做得更好才不会给他丢脸,也才配得上做他的外孙。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像外公一样心里想着群众的有信仰、有追求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将来的生活及工作中,我会按照外公的要求,去寻找并确立自己的信仰,并且恪守诺言,如愚公一样为之奋斗;在将来的生活及工作中,我会像外公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及精神家园;在将来的生活及工作中,我会像外公一样,怀着一颗博爱、热诚的心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尽自己所能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和为人民服务。

我一定按照外公的要求去做,践行当代大学核心价值观,以他为榜样,立身做人,立志成才,立业为民,为了配得上做他的外孙而努力奋斗。最终,希望别人在提起我时能说:“原来他就是杨善洲的外孙!”

 

(作者系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亲外孙,我校政法学院法学专业20070131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