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日报:曲靖师院改革创新促就业

  • 2016.11.21
  • 作者:罗丹


  • 来源:曲靖日报
  • 点击次数:


就业创业并重 精准指导服务

曲靖日报:曲靖师院改革创新促就业


本报讯(特约记者 罗丹) 最近,对于曲靖师范学院2017届毕业生来说,参加毕业实习、找工作、准备考公务员和考研,一切都在紧张进行,积蓄了近四年的能量正在厚积薄发。2013年9月,曲靖师院开始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第一届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在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辛勤耕耘下,将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交上一份答卷。

近年来,曲靖师院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有曲师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创业之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高于全省平均初次就业率0.2个百分点。

新形势下,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作重心从以就业为主向就业创业并重转变,从追求就业率向实现更充分就业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转变,从传统就业观念向多元化就业观念转变,从普及型指导服务向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就业指导服务转变,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赵德贵是曲靖师院2015届毕业生,毕业前夕参加公务员选调生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任富源县老厂镇党政办副主任、拖竹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在曲靖师院2015届毕业生中,像赵德贵这样,考取公务员的有91人,考取选调生的有20人。

李申禹是2015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学生代表,他创办了云南魔丽魔芋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互联网+模式,将高原绿色农副特产品销往省内外,远销越南,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他通过创业还带动了周围一部分同学就业,项目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关注。在曲靖师院2015届毕业生中,有127人成功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3.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8个百分点。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曲靖师院贯彻“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多元成才”的育人理念,构建“优生优教、特生特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卓越人才、艺体拔尖人才”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中,学校一方面坚持师范特色,另一方面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此外,学校联合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协同育人与教育教学改革有机联动。不断完善“学校-企业(行业、部门)-政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产学结合教学模式。

曲靖师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开设相关必修课、选修课,增加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实施3-6年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开展创业实践,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体验和实践的积极性。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学校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学历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机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中心,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职业素养、身心素养类培训课程。

2015年,学校投入2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能容纳35-60个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改造了兼具培训和体验功能的电商园和众创体验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办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绿灯”。李申禹的项目就是从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开始的。


新闻来源:《曲靖日报》2016年11月21日2版头条

网站链接:http://epaper.qjrb.cn/html/2016-11/21/content_88775.htm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