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高师音乐教育——评《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

  • 2012.09.06
  • 作者:任红军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点击次数:

 

面向新世纪的高师音乐教育

——评《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

 

金奉教授的学术专著《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6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立足音乐教育教学,对音乐新课程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积极探索。全书共分为九章,金奉教授分别从音乐课程的内涵及本质特征、新课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预设与生成、民族音乐教育观等方面对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进行了系统研究。

建构是《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和价值体现。作者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较系统的研究了建构主义中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中,作者以一种全新的模式着力为我们建构音乐新课程教学体系。而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教师,作者更为关注的是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一种可资参考和借鉴的组织音乐新课程教学的模式和范本,从而实现音乐新课程的完美建构。

在《研究》中,金奉教授选介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并将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和中国《艺术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就中西方音乐教育的互动与互补进行了研究。三种教学体系和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诞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他们各有特色,无疑能开阔我们的音乐教育视野。

高标准的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从何而来?如何才能实现从高校学生到一线教师的完美对接?这是摆在广大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研究》中,金奉教授对“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研究。她指出:“双导师”模式可以架起基础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的桥梁,[5]从而实现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到一线音乐教师的完美对接。

通览《研究》,穿插全书不同章节的30余个不同案例既是在为我们提供研究范本,同时也将艰深晦涩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行了阐释。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凭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和积极奉献,金奉教授十年铸剑,一部28万字的《研究》为她20年的从教生涯做下了完美的注解。

 

 

 

金奉教授的学术专著《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