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源讲坛”第78讲:张永刚畅谈“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变化”
“珠源讲坛”第78讲
张永刚畅谈“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变化”
12月3日晚,“云岭大讲堂·珠源讲坛”第78讲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如期开讲,我校校长助理、学科办主任、人文学院院长张永刚教授应邀为师生作题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变化》的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张永刚从文化认识的节点、90年代文学现象背后的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选讲该题的缘由。他说,这是一个微时代、消费主义时代、生活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进行文化溯源以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站在新世纪的浪潮中,我们应理性思考,将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
讲座中,张永刚紧紧围绕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总体印象、对比80年代的文学记忆、90年代文学的主要现象和90年代文学现象中的意义” 四个方面带领在场师生回顾了90年代文学的变化。他说,90年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学年代,希望与失望并存,痛苦与欢乐交织;90年代也是一个文学转型的年代,这个年代使文学退出生活主流,使文学边缘化、商业化,最终使消费打败了文学。他将九十年代不同作家及相应作品作了对比,更进一步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变化。
讲座最后,张永刚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寄语在场的同学们要在阅读中关注文化现象,学习认真写作的精神,让自己成为能为不同读者“烹调”的独立自由撰稿人。
本场讲座由党委宣传部主办,人文学院承办,云南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像,我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云岭大讲堂·珠源讲坛”第78讲现场
张永刚畅谈“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的变化”
现场互动积极
现场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