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院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讲述青春奋斗故事
2025年寒假,我校团委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4856名青年学生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学们投身基层建设与家乡发展,在实践中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上好与社会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其中130余名同学荣获各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荣誉表彰。
躬身基层砺本领,青春助力政务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匡志冬在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实践时,主动承担区委重要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独立完成文秘任务,还协助举办党群服务圈启动仪式,为政务工作注入青春活力。音乐舞蹈学院的唐睿婕在玉溪市电视台实践,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采访和新闻剪辑,以专业视角记录城市发展。
暖心服务零距离,共建和谐新家园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单参与鲁甸县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践,为留守儿童争取物资;普贤植在玉溪市红塔区组织“新春文化周”系列活动,带领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素质教育课程,推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音袅袅传文韵,振兴熠熠描新景
数学与经济学学院的张子尧在澄江市龙街街道“红领巾小课堂”开展志愿服务,开设特色课程,建立大学生与留守儿童长效结对机制;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周鑫茹深入绥江县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参与“流动图书车惠民行动”,推动建立“县—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创新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培训,为乡村青少年开设可视化编程课程。
微光成炬照前路,大爱无疆暖寒冬
教师教育学院的郭燕金带领志愿团队在福建泉州永春县开展“写春联送祝福”等活动,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在福邸美景社区举办新春音乐会,赴安溪八中开展支教及宣讲,为初中生辅导课程并分享成长经验。地理与旅游学院的黄润萍参与德宏州芒市邦外社区“芒芒小课堂”志愿服务,为社区儿童开设特色课程,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
薪火相传续文脉,创意焕新古韵长
音乐舞蹈学院的赵欣然赴玉溪市开展“助力家乡振兴”实践,为特色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还投身生态保护;陈梦参与湖南省龙山县“春晚返家乡”文化传承项目,推动非遗技艺活态呈现。
归乡实践寻真知,企业历练展风华
教师教育学院的张蓉在企业实践中以创新思维助力企业运营升级;外国语学院的张玲在中学担任助教,运用“一对一 + 小组”混合辅导模式辅导学生;音乐舞蹈学院的赵城旭在培训学校担任少儿口才教师,创新运用“游戏化 + 情景化”教学,提升学员表达自信度。
非遗课堂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徐欢组织“薪火”志愿队,赴昆明德馨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支教行动,事迹被中国网、中国青年报等 9 家网络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团委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动员更多青年学生投身家乡建设,用专业知识服务乡土,让青春在祖国大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