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教授作“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学术报告
朱有勇教授作“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学术报告
朱有勇教授,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生物多样性学科带头人。2000年至今,兼任英国Wolverhampton大学、荷兰Wageningen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朱有勇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研究,在国际上创建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5项、国内外科技奖12项。2005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奖获得者,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杰出科学奖(CGIRA)、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还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追溯历史,依赖化学农药不足百年,在几千年农业生产中,人们又是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朱有勇教授以自己十四年的田野实验入手,娓娓道来,向参会师生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及危机感,并诠释了生物多样性在阻隔病害、保护植物健康生长等方面的效用和发展前景。他说,科研工作的灵魂在于创新,不能盲目跟风。在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的同时,要立足自己脚下的土壤,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报告结束后,朱教授还与师生们交流学术心得,并就大家关心的学术问题,当场为参会师生解疑答惑。朱教授亲切朴实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谈吐、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大家风范,赢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
杨思娅在总结中指出,朱有勇教授不仅为我们介绍了当今科学的发展前景,而且指明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和思路,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大餐,希望与会师生以朱有勇教授为榜样,拓展视野,立足自身特点,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水平。
来自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279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朱有勇教授作报告
杨思娅教授主持报告会并作总结
学生提问
27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