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生命的红烛 ——记我校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梁金华
照亮生命的红烛
——记我校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梁金华
她,三尺讲台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在云南省“高教社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在全国高校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大赛中,勇夺西南赛区特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她,今年五一前夕先后被授予“云南省第十二轮职工技能大赛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教学技术能手”和“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 称号;“七一”前夕,被学校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她,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红烛”,燃烧自己在所不惜,照亮他人不遗余力,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一心只为奉献;光芒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她,就是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梁金华。
三尺讲台绽异彩
梁金华说,教学工作既是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的天职。她大学毕业后,于2008年8月到曲靖师院工作,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之中。先后担任过《复变函数》、《运筹学》、《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等课程的教学,授课学生达2000多人次,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她注重学生学情分析,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明显成效。在她参与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展示了自己过硬的教学水平和优良的教学业绩。2014年12月,她首次参加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微课大赛,获得理科组二等奖的好成绩。2015年4月,她参加“云南省“高教社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斩获一等奖;同年4年,她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大赛,勇夺西南赛区特等奖,并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名选手进入全国决赛,在8月举行的全国总决赛中,她果然不负众望,捧回“一等奖”,为云南教育争了光。今年4月,她先后被授予“云南省第十二轮职工技能大赛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教学技术能手”和“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 称号。
梁金华坚定“要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追求,认为“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她除了上好每一堂课,还坚持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先后在各类杂志上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潜心育人出成效
“投入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梁金华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一直用真心搭建起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用红烛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
她先后担任过20071112、20111112班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她重视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自强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她所当班主任的班级,学生思想稳定,积极进取,就业率和考研率在年级名列前茅。
她带的20071112班,毕业后58名学生共有52人考上了教师岗,一名同学考上兰州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一名同学考上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20111112班52名学生有48名同学考上教师岗,1名同学创业,1名同学考上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1名同学考上曲靖市公务员。
作为学院团总支负责人,她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团组织活动,倾听学生心声,当青年的良师益友。她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文化宣传服务活动,先后到马龙、师宗、陆良、沾益等地开展健康常识、自然灾害预防、“十八大精神”宣讲、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活动。
在她的努力下,团总支工作成绩喜人,多个支部获校级“红旗团支部”称号,1个支部获省级“红旗团支部”称号,团总支2010年获校级“红旗团总支”称号,2014年在夺杯赛中荣获“形象杯”。自己先后被学校评为“学校思想政治先进个人”和“红云园丁奖”。
传递温暖正能量
梁金华早在大学时代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员,她始终牢记入党誓词和党的宗旨,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始终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私关爱每一个学生,如燃烧的红烛,传递着温暖正能量。
2007级一名来自富源的女生,在面对母亲早逝,父亲年老体衰,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的困难局面时,一度想退学外出打工。梁金华了解情况后,和该生的父亲、叔叔取得联系,同他们一起做工作,极力挽留该生,又通过有关途径为她优先办理助学贷款和申请助学金,为她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后顾之忧,使她坚持完成了学业,于2011年考上了红河州的特岗教师。
2011级一名学生毕业后通过了公务员笔试,想参加校外面试培训,无奈培训费高昂准备放弃,梁金华得知情况后主动借钱给该生,最终该生通过了公务员面试,成功就业。类似这样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对于她来说已成了“平常事”。
7年来,梁金华认真履行“教书育人”工作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追求。
“母爱”撑起一片天
梁金华事业有成时,家庭也美满如意。她和丈夫恩恩爱爱,同甘共苦,尤其是儿子的降生,给家庭带来了更多欢乐。孩子聪明可爱,一岁半能背诗和唱儿歌,一家3口憧憬着美好幸福的未来。
然而,事不如人愿。2015年4月,年仅4岁的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而且是倒退型的。医生的一纸证明打破了家庭的宁静,一家人从怀疑到恐慌,又从恐慌到绝望,跑了大半个中国的医院,得到的还是同样的诊断结果。
在确诊之后,全家人达成一致,无论怎样决不放弃孩子,于是又马不停蹄的四处联系康复机构,可是得到的答复都是“排队等待”。半年后,他们终于等到了昆明蒙多贝的入读通知。
偏偏祸不单行。正在这时,一直照看孩子的奶奶因为听信别人说“娃娃的病是大人带出来的”,内疚不已,竟一病不起。虽然梁金华一再向她解释自闭症是先天脑部神经发育的问题,老人家依然郁郁寡欢。后经诊断,老人得了焦虑症,每天要靠药物缓解病情。
梁金华也因为长期劳累,腰椎上长了一个囊肿,丈夫不得不辞去工作与她一起陪孩子康复和照顾老人。梁金华和丈夫,租住在不足40平米的房子里,面对懵懂无知的幼子和高昂的医疗费,想着家里生病的老人和不可预知的未来,经常彻夜不眠。
但梁金华从未言弃。“我爱我的家人,爱我的学生,爱我的事业,这些足以支撑我走下去。”饱经痛苦的她面带微笑地说。
梁金华参加全国高校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决赛
梁金华在全国高校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决赛现场
梁金华参加云南省“高教社杯”高校数学教师教学技能颁奖典礼
梁金华的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