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杜常青:育人初心常在
志愿服务“常青”

  • 2022.01.03
  • 作者:侯羽中 向康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点击次数:

曲靖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镜头中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曾获多项荣誉的杜常青,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被选举为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在学生眼中他是良师亦是挚友。自2005年入职以来,他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时光荏苒,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祖国的天南海北,发光发热,为建设国家奉献力量。学生的成长和鬓间的白发见证了他从教多年不负使命,不负学生”的铮铮誓言。

走进深山,传播希望的种子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锻炼自己,也能回报和奉献社会滇东北的乌蒙山系,有许多山村孩子教育问题亟需解决,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畅,有些孩子自幼儿园起就过着住校的生活。

杜常青在支教课堂上。

2014年开始,杜常青就带领信息工程学院支教团队怀着帮助山村儿童更好地接受教育的初心,义无反顾地钻进了大山深处。“第一次支教便是走进会泽县,那里属于乌蒙山系,在泥泞、陡峭的山路中行驶,一路上我们是惊心动魄”杜常青第一次支教便遇上了瓢泼大雨,车辆在满是水洼的山路中行驶,下面就是陡峭的山崖,一个打滑,车辆便会坠进万丈深渊。

山村里的村民以拾菌子为生,那里的孩子们从小便会打着手电筒跟着父母上山拾菌子对于支教学校里的很多孩子而言,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帮助父母拾菌子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帮助父母捡完菌子后,他们又顶着严寒和露水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上学杜常青和支教团队深知孩子们的不易,于是每天都会接送孩子们上课放学,做饭给孩子们吃,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与学生“同吃同”。后来,支教老师们干脆跟随学生进入深山帮村民拾菌子,虽然一天满满当当的课程已经使他们精疲力竭,但为了能够帮助到学生,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陪伴学生,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杜常青支教的学生中,有一位走出大山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他至今仍然与当时的支教团队保持联系,到这里,杜常青也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或许正如杜常青所说,只有真情才能换真情,将爱心和知识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并让他们传递下去,正是他所期望的。2014年至今,信息工程学院的支教活动从未停止过,每年都会有师生参加到乡村支教的队伍中来。

杜常青与支教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

立德树人,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学生

“所有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和根本就是立德树人,扎扎实实的社会实践是立德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对学生的成长和锻炼是非常大的”,杜常青说。2014年,杜常青带领学生在全校率先建立了信息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部。开展的志愿项目中,最先建立的就是曲靖市儿童福利院志愿服务基地。

曲靖市儿童福利院收养了许多因先天性疾病而被父母遗弃的孤儿。“2014年我们便开始联系福利院负责人,表达了我们希望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的想法,但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项目的实施延迟了半年才得以开展”半年的时间里,杜常青无数次前往福利院进行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3月,志愿服务团队获准进入福利院建立志愿服务基地。

基地建立之后,杜常青带领优秀学生参与到福利院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每到周三和周末,他带着学生走进服务基地陪伴福利院的孩子们。150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背后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于杜常青而言,生活与工作早已融为一体。

曲靖市儿童福利院志愿服务基地建立之后,杜常青又带领学生建立了双友社区儿童服务站、麒麟区特殊教育学校服务站等。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涌现了一批批能力突出的学生志愿者,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张周能、云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阮俊政便是其中的代表,在获奖者多是一线工人、医生等职业的情况下,这两位曲靖师范学院的学生是唯一以在校学生身份获得该奖项的志愿者。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杜常青是不折不扣的工作强人,他承担着学院党务工作,又担任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比赛,同时负责志愿服务项目和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他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两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振兴杯技能大赛云南省金奖等。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注册公司10个,其中以汇客文具为代表的学生创业项目活跃在校园中。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这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有重要提升,同时能够汇聚建设和谐社会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