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课内是学生 课外做老板
5月8日,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开园,162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35支创业团队在校园内追逐着创业梦想——
云南日报:课内是学生 课外做老板
本报记者 张雯 文/图
热点追踪
“你看这个大米晶莹剔透、颗粒饱满,吃起来口感非常好。这都是我们从东北延边那里直接进的大米,在曲靖只有我们这里有卖的。”绿禾粮仓的负责人董丽仙正在向顾客推荐着他们的大米,而像绿禾粮仓这样开在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里的店铺一共有35家。
走进创业园,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商场,这里有卖衣服的,有卖饰品的,有小超市、水果店、花店……在这里面足够你逛上大半天的。为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并贯彻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具体举措,5月8日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开园。
创业意识在这里萌发
近年来,曲靖师院积极鼓励和大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将创业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把创业教育和实践引入学生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邀请优秀企业家、创业指导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分享创业经验和现场指导;主动与政府对接,落实“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先后与曲靖市人社局、市妇联等部门合作,帮助40余名毕业生获得微型企业财政补助及“贷免扶补”创业贷款等资金260余万元;联系曲靖市工商局到校开展创业政策、微型企业扶持、工商登记注册等政策宣讲;曲靖市人社局主动将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送入校园,近3年来先后为该校学生免费举办SIYB创业培训29期,参训学生1437人,技能培训10期,参训学生800人,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
自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曲靖师范学院在以往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自去年底以来,学校投入了20万元成立了创业风险基金,投入了300余万元启动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62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35支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开展创业实践和体验。据悉,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曲靖师范学院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曲靖师院大学生创业园开园,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成为大学生在校园内体验创业的一种方式,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和氛围。
不只学校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曲靖市委、市政府历来也高度重视和关注着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并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开发就业岗位、激发创业热情,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青年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同时,还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2014年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1.5亿元,成功扶持1.6万人创业,其中扶持大学生创业1363人,带动就业4.6万人。
创业方向在这里实践
跟随着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洲走进一家名叫花漾的店铺,店内琳琅满目各种盆栽让人眼花缭乱。张洲告诉记者,开这家店铺的5位同学都很喜欢花,正是这个爱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合作开了这家店。
“你看,这些全部都是我们自己栽种的。”花店负责人之一的舒豪指着花架上一盆盆的盆栽骄傲地说,“我今年大三了,和我一起合伙开店的其他同学也是大三的学生,我们投资了两万多元开了这家店,到目前为止每个月几百的生活费还是赚到了。”
“你们来开店会不会影响学业?”
“不会的,我们几个人学的专业都不一样,大家的时间刚好能错开,而且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利用课余时间来经营的。”
“学校给了你们一些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学校减免了我们第一年的房租、水电费和网费。”
“在校园里创业让你学到了些什么?”
“不都说大学校园是个小社会嘛,我今年大三了,明年马上要面临着毕业、找工作,先在学校里进行锻炼、实践,有助于帮助我找准就业方向,如果这家花店做得不错,等毕业了我打算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经营工作。”
走出花漾来到隔壁的轩姿服装经营部,只见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有演出服出租,有职业装出租、出售……“我们开这家店的目的就是让学校里需要演出服和职业装的同学们不用再往外面跑,在我们这里就能全部置办齐全。”大四学生闫波说,“从开业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我们已经接到了两个班的班服制作订单,我相信以后我们一定会接到更多的订单。虽然我现在大四了,等我毕业了还会有更多的师弟师妹将这家店经营下去。”
创业梦想从这里起飞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创业力量。为管理好大学生创业园,学校制定了具体的《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并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倡导“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的管理模式。张洲指着挂在墙上的管理细则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创立了15个人的管理团队,下设园区事务部、市场服务部、市场监督部和财务统计部4个部门,大家同心协力将这个创业园区管理好。”
大学生创业园是由校方全额出资、学生创业团队独立入驻实体实行法人化管理体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园区。园区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能容纳35—6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入驻创业园的35个创业项目中,有13家个体工商户、22家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创业团队成员162人,直接带动学校300余人参与创业体验,涵盖了商贸、物流、广告、创意等类型。
“创业团队成员必须是我院全日制在校三、四年级学生,或已在创业园进行项目孵化,毕业离校时未满一年的毕业生。我们鼓励大学生团队创业,以合伙方式或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考虑5人以上团队入驻创业园。创业项目分为科技类、创意类、服务类和商贸类,不得涉及餐饮、休闲娱乐行业。”大学生创业与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张丽娃介绍道:“创业园由我们中心进行管理,是学生的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和平台,是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孵化器功能。同时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服务,为入园项目提供创业场所的支持,提供法律、财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扶持我校学生创业项目稳步进入社会市场。”
“感谢校园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创业平台,真正自己创业了才知道创业的辛苦,但是我们有一种越挫越勇的勇气,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总结,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面对未来的创业道路,创业园里的同学们显得信心满满。
新闻来源:《云南日报》2015年5月27日12版头条
网站链接: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5-05/27/content_96824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