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夏书标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 2022.07.07
  • 作者:杨海征


  • 来源: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夏书标教授团队与中南大学郑俊超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发表重要学术论文:Nitrogen-rich two-dimensional π-conjugated porous covalent quinazoline polymer for lithium storage。该期刊2021年中科院最新分区一区,影响因子20.831,TOP期刊。曲靖师范学院是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和第一作者单位。论文链接: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2,50, 225-233。

π共轭多孔二维共价有机聚合物具有快速电荷传输、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可调控分子设计等优点,可用作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本工作报告了一种富氮二维 π 共轭多孔共价喹唑啉聚合物 (HAT-CQP) 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HAT-CQP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8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10次后比容量仍然达到478 mAh g-1,容量保持率82.3%。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和理论计算表明,HAT-CQP的理想结构中的吡嗪C=N和共轭杂环上的可存储7个Li+。

该项研究工作贯彻云南省做强“绿色能源牌”目标,为发展新型有机锂离子电池提供重要的理论研究策略。

图1s.png

图1 HAT-CQP电极材料的合成示意图

图2s.jpg

图2 (a) HAT-CQP的分子静电势;(b) HAT-CQP 的 LUMO 和 HOMO;(c) HAT-CQP 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储锂机制。

图3s.jpg

图 3 (a, b, c, d) HAT-CQP 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原位 FTIR光谱分析; (e, f) HAT-CQP 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准原位XPS,N 1s 轨道和C 1s 轨道分析。

本论文的作者包括:夏书标,蔡雨晴(20191300班本科生)、姚立峰、史俊友、成飞翔、刘建军(通讯作者),贺振江(通讯作者,中南大学)、郑俊超(通讯作者,中南大学)。 本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联合重点项目、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建设项目等项目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