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李强博士科研团队发现4.23亿年前有颌鱼类“袖珍边城鱼”

  • 2021.06.22

  • 来源: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
  •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李强博士科研团队在重庆发现了距今约4.23亿年前、保存完整的第一条有颌鱼类——“袖珍边城鱼”化石。此次“袖珍边城鱼”的发现,使重庆跻身全球范围内极少数(迄今仅2处,另一处在云南曲靖)发现完整志留纪有颌鱼类的地区之列。


“袖珍边城鱼”化石。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表了李强博士关于袖珍边城鱼的最新研究成果“A new Silurian fish close to the common ancestor of moderngnathostomes” (2021, DOI:10.1016/j.cub.2021.05.053)。该文一经报道就引起国内媒体广泛关注,央广网、人民网、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并一度登上实时微博热搜榜第三名。


重庆秀山罗德洛世动物群生态复原图。(郑秋旸绘)

该论文描述了一条全新的完整保存的志留纪有颌鱼类——袖珍边城鱼(Bianchengichthys micros),边城鱼与麒麟鱼、全颌鱼、志留鱼同属全颌盾皮鱼类。全颌盾皮鱼类是一类中国特有的早期有颌鱼类,与现代有颌脊椎动物,即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共同祖先的起源密切相关,因而在近年来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边城鱼保存了下颌和下颌齿,其具凸缘的下颌边缘颌骨与全颌鱼的边缘颌骨十分相似,但其内侧又有发达的口内叶,其上可见五个较大的圆锥状齿,这些齿的生长和排列型式与其他盾皮鱼类,特别是节甲鱼类的齿突相似。因此,边城鱼的颌骨可能比全颌鱼和麒麟鱼更为原始,代表了现代鱼类颌骨及牙齿与节甲鱼类这样的传统定义盾皮鱼类之间新发现的一个过渡状态,为现代有颌类,包括我们人类颌骨和牙齿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实证,人类的颌骨可以向前追溯到更原始的盾皮鱼类。


早期有颌脊椎动物下颌骨与齿的演化。浅蓝色为内骨骼原始颌,浅褐色为膜质颌骨。(朱幼安、李强供图)

《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是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生物学1区Top期刊,也是Cell杂志子刊,影响因子为9.601。该研究由曲靖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地研院、重庆地调院合作完成,研究团队全部由我国学者组成。曲靖师范学院李强博士和中科院古脊椎所朱幼安副研究员(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客座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朱敏研究员(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院长)和朱幼安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曲靖师范学院王建华和彭礼健、中科院古脊椎所卢静、重庆地研院陈阳、重庆地调院魏光飙参与研究。


李强等研究人员在“袖珍边城鱼”化石发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