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语为媒 促非遗入心:我校将“双语”融入社会实践为文化传承锦上添花

  • 2025.08.02
  • 作者:何艳 责编:施建林 审核:宋仕彦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点击次数:

7月14日至23日,我校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深入太和街道荷花塘社区、益宁街道金江社区面向6至12岁儿童开展“用外语讲好非遗故事”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语为媒通过非遗双语课堂,趣味文体活动,为非遗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1.jpg

双语课堂启发文化润心实践团中国非遗项目、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及传统礼仪融入课堂,精心打造了“非遗双语课堂”课堂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将非遗与双语巧妙融入“小小非遗演说家”与“小小外交官”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用外语介绍生肖、剪纸等传统文化,通过模拟跨文化社交场景,沉浸式体验语言魅力,激发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2.jpeg

巧手体验活化非遗技艺。实践团将剪纸、绘制京剧脸谱、制作火把等传统工艺融入体验制作活动用心开展“非遗实践工坊”手工制作中深切感悟文化之美、匠心之美。“中外文化对比”环节,孩子们在中国春节的温馨与泰国泼水节的欢腾、中式拱手礼与西式握手礼的碰撞体验和感受着多姿多彩、风俗迥异的世界文化。

3.jpeg

民俗浸润播撒传统种子。实践团投壶、踢毽子、丢沙包等传统游戏项目融入体能锻炼活动,组织举办了趣味浓厚传统文化运动会”,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活动魅力

服务延伸传递青春温度。在荷花塘社区,实践团延伸服务半径,社区工作者的组织下,带领高年级小学生开展“暖心同行”入户调研,走访特殊儿童家庭与困难户,倾听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协助社区完善关爱档案,为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在随行少年心中也悄悄“埋下”了社会责任与互助友爱的关爱种子。

4.jpeg

多方赞誉肯定实践价值。此次实践活动,曲靖电视台随行记录实践团激发孩子们专注学习巧手创作的生动场景。让每个精彩的瞬间,在镜头里定格。金江社区一位家长欣喜地说道:“孩子回家就兴奋地教我用泰语问候,还骄傲展示自绘的京剧脸谱!这种‘双语+非遗’的趣味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悟,不仅趣味十足,还饱含文化,曲靖师院的大学生们对孩子们真的太用心了。”社区负责人也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为青少年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路径”,“为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开拓了新思路”。5.jpeg

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各二级学院专业学科优势,拓展暑期实践团的活动形式、内容,让更多“外语”借助“青春之力”的翅膀,推动更多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的沃土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勇担时代使命,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