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日报第5版头条:曲靖师院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

  • 2012.03.24
  • 作者:吴茶洪 沈凌云


  • 来源:曲靖日报
  • 点击次数:

构建“6+1”资助模式  实行一体化资助

曲靖师院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

 

本报讯(记者吴茶洪 通讯员沈凌云) 近年来,曲靖师范学院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构建以国家(省)奖助学金、学校及社会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6+1”资助模式,实行资助工作一体化,实现了“济困”与“励志”双重目标,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继201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以来,日前,该校再次荣获这一殊荣。

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学生入学。新生入学期间,该校在报到现场开设“绿色通道”办理处,各学院各部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及审查、核实工作。近三年,共有6193名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开展银校合作,做好贷款资助。该校始终将国家助学贷款申办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主动开展银校合作,2009年至2011年,累计完成国家助学贷款人数704人次,助学贷款金额达348.86万元;积极配合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09年至2011年,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521人,贷款金额达3513.07万元,为保障贫困生安心就读提供了坚实基础。

严格执行规定,发挥最大效益。该校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评审办法,按照“三关三级”贫困生认定办法,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2011年该校共有5133人次获国家省级奖助学金,共计1560多万元。在发放时,一并发出《寄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寄给学生的一封信》共12000多封,积极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以达到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奖助学金,使之发挥育人目的,发挥最大效益。

充分利用资源,扩大资助渠道。美国赵氏廷芳基金、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2005年以来在该校帮扶助困80名贫困学生,香港伍集成教育基金会2007年以来资助该校20名贫困学生,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08年对38名同学提供了资助,红云红河集团自2010年开始每年出资28万元、资助70名贫困大学生;曲靖市慈善总会2010年资助该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80人。

落实助困工作,构建助困体系。该校每年按学费收入的10%,建立曲靖师范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及曲靖师范学院诚信互助基金,通过学校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资助。2011年发放特殊困难补助250万元,共计2500 名学生;奖励提前还清国家助学贷款学生120人,金额达17.91万元;为贫困学生安排964个勤工助学岗位,发放30多万勤工助学酬金,有效地缓解了一部分贫困学生“生活难”的问题。

实施励志工程,引导学生成才。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该校把经济资助与学习帮助、精神鼓励相结合,积极实施扶贫励志工程。学校党委主要领导自2005年以来,坚持结对帮扶孤儿残疾学生10余人,用自己的工资给贫困学生买冬衣及学习用品,经常和结对帮扶学生交心谈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学校党委的带领和倡导下,学校所有领导干部都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人数达200余人次。近期,学校还结合“四群”教育活动,全面深入地部署结对帮扶工作,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新闻来源:曲靖日报(第5版头条) 2012322

网站链接:http://epaper.qjrb.cn/html/2012-03/22/content_104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