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曲师二爨培生字库”免费上线
新华网:“曲师二爨培生字库”免费上线
11月23日,“曲师二爨培生字库”正式上线并开放免费下载,这意味着神秘的二爨字体通过数字化正式进入人们的日常应用。
上线仪式在曲靖师范学院举行。曲靖书法家梁培生表示,曲靖是“二爨”的故乡,希望通过字库免费上线,促进爨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曲靖,了解爨文化,喜欢爨体书法,促进爨体书法走向国际。
据介绍,2014年,国内首个爨体字库“梁培生小爨”正式上线投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研发者修改完善后,于2015年发布了第二版小爨字库,但还有些问题依旧没得到解决。在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支持下,相关专家和团队对梁培生小爨字库进行了规范化改造,通过近2年的时间,修改了4万余字,并对字库进行了重新命名,完成了“曲师二爨培生字库”。字库共有汉字6763个,能满足日常工作生活需要。改造后的字库更符合使用规范,更符合大众对字库实用性的需求,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便于推广使用。
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全国首届爨体书法大赛”、“魅力中国城”、“世界铁人三项赛”、“世界蓝莓大会”等重大活动在曲靖成功举办,从不同角度向世界展示了曲靖“爨文化”的独特魅力,“爨文化”成为曲靖文化事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爨曾是古南中(今云、贵、川部分地区)的大姓,但爨体字并非爨氏所创,而是1600年前魏晋时期,云南曲靖地区百姓为纪念爨氏家族给南中地区带来的辉煌历史所立碑文中的字体。爨体字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端庄、古雅,却命运多舛。为倡导薄葬,曹操及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都下过禁碑令,爨体字就此尘封千年,直到清朝乾隆戊戌年间,大小二爨碑才在云南曲靖被发现。当年,当地一位农民发现爨碑,大字不识的他把石碑拖回家当成做豆腐的工具。后来,一位饱学之士买豆腐,在豆腐上发现一种字体深印其中,追根溯源,这才使爨体字重见天日。一时间,碑文中的400余个古体字,成了皇族、高官凭古赏玩的佳品,而民间知者甚少。
新闻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网站链接:http://www.yn.xinhuanet.com/nets/2017-11/27/c_136782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