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 2022.07.19
  • 作者:鲍国瑞


  • 来源:校团委
  • 点击次数:

近日,学校团委组织100余名师生赴曲靖市马龙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集中活动,让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党委副书记徐显敏、马龙区委副书记晏玉泉共同为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搭建常态的实践体验平台,积极构建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共享融通机制。由美术学院30名学生组成的“墙体彩绘”队伍头顶烈日、不畏酷暑,先后深入大庄乡、月望乡开展乡村环境美化专项行动,结合地方历史文化、村容村貌、乡村旅游开发等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创作,完成600余平方米的墙体彩绘工作,培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由校团委组织的专项实践团队围绕发展成就观察、乡村振兴实践等主题,先后深入马龙区呈钢集团、海盛产业基地、爱必达花卉产业园等工农业生产一线体验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坚定奋斗底气。此外,大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所学,在月望乡组织开展义务家电维修、法治宣传等活动,尽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以“小我”成长融入“大我”奋斗。

1.jpg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2.jpg

喊出青春口号

3.jpg

工业生产一线学习体验

4.jpg

农业产业基地学习实践

5.jpg

农业种植园学习实践

6.jpg

墙体彩绘

7.jpg

田间彩绘上色

8.jpg

义务家电维修

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

“征途上你拉着我的手,一心跟你走……”。《永远跟党走》的高亢歌声回荡在马龙区通泉街道启秀社区广场,吸引了附近居民驻足观看、连连叫好,曲靖师范学院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 强国复兴有我”文化惠民巡演拉开序幕。巡演聚焦“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的主题,由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精心编排的《我爱你中国》《跟你走》《灯火里的中国》《再唱山歌给党听》《国家》《万疆》等歌舞节目走进社区,以一曲曲激昂的主旋律歌曲、一段段曼妙灵动的舞蹈、一个个有趣有味的互动问答,将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等元素有机融入,先后为通泉街道启秀社区、乐熙社区献上2场精彩的文艺演出,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让社区居民进一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9.jpg

“传承红色基因 强国复兴有我”文化惠民巡演

10.jpg

“传承红色基因 强国复兴有我”文化惠民巡演

11.jpg

主题演出

活动中,参与社会实践的师生到鸡头村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红一军团部驻地旧址,大家有序进入纪念馆感怀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追寻一个个党史故事,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的一张张照片,旧草鞋、旧蓑衣、旧油灯等一件件革命文物,大家在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前驻足沉思,重温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唱响红色歌曲,阅读红色书籍,分享红色故事。大家纷纷表示,红军长征两次经过曲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担当起强国复兴使命。

12.jpg

在红一军团部驻地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13.jpg

诵读红色书籍

14.jpg

唱响红色歌曲

传播和美理念,共建美丽中国

干净整洁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房屋,绿树掩映下红白相间的墙体,色彩鲜艳的墙体手绘画……走进通泉街道老角寨村,处处都能感受到美丽乡村文明发展的浓郁气息。文化旅游学院师生团队围绕打造马龙区全域旅游的示范样板,结合该村田园风光和农旅文化,按照山水田园人文和谐共生的理念,为该村精心设计制作“网红”打卡文化墙13面,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特色图画、一面面精心装扮、图文并茂的特色文化墙,融入村庄自然美景中,与周边城市现代化形成和谐美丽的搭配。

15.jpg

绘制“网红”打卡文化墙

16.jpg

墙体手绘画

传播和美理念,更需要以欢快的旋律、曼妙的舞姿、喜庆的服装,给人民群众以视觉听觉的美感。音乐舞蹈学院的师生组建“和美中国”实践体验团,以“文艺进村寨”的形式,先后深入月望乡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庄乡集镇、纳章镇文化站,为当地村民献上了《欢庆》《鼓舞飞扬》《白马》《我们美丽的家》《咱老百姓》《幸福舞满天》《人见人爱》等一个个接地气、暖人心的文艺节目,引导广大村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员们顶着烈日以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娴熟的表演技巧,赢得了马龙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17.jpg

“和美中国”巡演走进月望乡

18.jpg

“和美中国”巡演走进纳章镇

19.jpg  “和美中国”巡演走进大庄乡

马龙团区委负责人表示,以和美为主题的文化宣传和文艺巡演,让群众时时看到文化、处处感知文明、事事想到和谐,让我们的美丽乡村越来越有品味、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