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AIGC赋能深度学习的‘植物生物学’本土课堂”入选“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2025.09.28
  • 作者:韩利红 路小春 责编:施建林 审核:宋仕彦


  • 来源: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点击次数:

近日,2025年“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揭晓,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韩利红团队的“AIGC赋能深度学习的植物生物学本土课堂”入选省级案例。

1.jpg

“AIGC赋能深度学习的‘植物生物学’本土课堂”立足西南高原区位优势,以AI智慧课程建设为核心,将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教学动能,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本土创新”样本。

案例立足解决西南高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因教学场景缺失,难以转化为育人优势的困境。补齐学生对特色植物的认知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将植物学知识与高原育种、智慧农业等实际需求结合不足的短板。团队以“观草木-辨草木-兴草木”为主线,构建起区域特色语料库“植慧源泉-植学智网-植语智伴”,将157个知识点、1490项本土资源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教学内容。打造三大虚拟实验模块,让静态的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数字化场景,配合AI推理模型生成的实验设计逻辑链,有效培育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案例创新的智慧教学流程与“人机协同四维评价体系”,实现了育人质量的精准提升。诊断性评价聚焦知识框架构建,过程性评价追踪实践创新与团队协作,终结性评价检验复杂农业问题解决能力,增值性评价凸显数字素养与三农情怀培育成效。

“AI搭建了‘学用转化’的桥梁,让高原植物资源成为最好的活教材”案例负责人韩丽红表示。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AI技术与本土资源的融合,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懂技术、爱乡土”的新农科人才。学校将加大该教学模式推广力度,推动更多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持续动能。